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

【瀚草看視界】透過開發關注與興趣,引導觀眾了解類型電影背後的議題

圖片來源 >>> http://i.mtime.com/tonyspace/blog/4718491/

相較於其他的電影製作方式,類型電影雖然給予了電影、戲劇一個標準化的規範,但是也因為題材的清晰,對於觀眾而言,是具備目標族群挑選的效益存在。

那麼,在標準制度下的類型電影,是否可以從商業化的前提出發,同時提供藝術價值,甚至是社會價值,發揮更多藝術面以外的價值呢?

透過許多電影工作者的努力,我們可以發現,當觀眾開始熟悉類型電影本身存在的規劃跟定律的時候,電影本身的主題,就會成為觀賞時的重點。我們可以在歷史片當中,看到一段曾經發生的歷史;我們可以災難片當中,看到對環境破壞的警惕;而在科幻片當中,看見對科技發展的省思。

類型電影本身的優勢便在於:因為題材性強烈,如果包裝入議題或是故事,透過題材及作品本身的串連,具備吸引觀眾進一步了解文本之外的可能。

圖片來源 >>> http://www.pts.org.tw/wakeup/about.html

在瀚草持續進步的步伐當中,我們不斷的嘗試在製作的作品當中,放入我們對議題的關懷。我們透過《我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》置入我們對青少年議題跟社會的關懷;在《阿嬤的夢中情人》喚醒了許多人對於老台語片的關注跟後續追蹤;來到《麻醉風暴》,我們則是進一步延伸至醫病關係的重視及發展,期望能喚醒更多人台灣醫療環境的重視。

經過多年來的經驗,我們更加的深信,類型電影的題材與議題之間的關聯性,除了可以引發觀眾對議題的關注,我們也期望可以透過議題,吸引更多的人來對作品本身提起興趣。

類型電影之所以吸引人,無非是因為那除了是一種主題的包裝,更可能是一種文化與議題的延伸。除了作品本身,我們總是透過類型電影,重新認識這個世界;更希望每一個看到我們作品的觀眾,也能有相同的收穫!


喜歡這篇文章,就請按下列圖示幫忙分享、按讚!



到瀚草官方專頁按讚,支持台灣原創能量!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